文法系

系简介

文法系现有法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有在校学生1100余人。历经二十余年办学沉淀,文法系打造了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0人,其中,博士11人、高级职称22人、双师型教师29人;建成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模拟法庭、法律咨询室、书法实训室等一批校内实训场所;建设有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和基础教育学校等在内的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育人环境。按照“人文与应用”的专业内在要求,文法系始终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目标,坚持“二元一体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联合行业企业,致力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在一代又一代文法人的共同努力下,文法系学风日盛,成果日丰,彰显特色: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超过国家平均水平;2024届毕业生考研录取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0,位列学院第一;国家公务员、教师录用长期位列学院前茅;学科技能竞赛日益成为文法新亮点,2023年文法学子在省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奖近170人次。

教学系咨询电话:0797—8267059  

联系人:吴老师

教学系网址:http://wf.gnnustc.com/

微信公众号:赣师科院文法系团总支

专业介绍

法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法学基础深厚,文书功底扎实,职业技能娴熟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能够在基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社区、律师事务所及仲裁机构等部门从事法律服务工作。

主要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等。

就业范围:地方立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及仲裁机构;企事业单位法务机构;中等以上学校教学和科研等。

汉语言文学师范

培养目标:立足赣南,辐射“闽粤赣”,培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有较强审美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中小学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文艺创作和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等。

就业范围:中学教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级文秘和行政管理工作,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编辑、记者及管理工作。

历史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文教事业、博物档案、旅游管理、新闻出版、国家机关及各类历史文化相关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生活史、民俗学、赣南地方史等。

就业范围:中学教学及管理工作;党政机关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博物档案管理人员;旅游行业管理人员等。


外语系

系简介

外语系创建于2003年,现有英语、日语两个专业,在校学生698人。外语系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所有教师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1人获博士学位,6人博士在读;教师团队教学水平特别优秀,获全国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特等奖1获省级以上教学大赛奖项10项,1人获学院首届教学名师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300余篇。

外语系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尊重外语教学特殊规律,坚持小班授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加大对语言类专业输出能力的培养和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第二课堂与教学活动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1234”的办学模式。教风学风优秀,教学质量上乘,在全国英语专业四级(TEM4)和八级考试(TEM8)和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的N1N2考试中,通过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和独立学院平均水平。近年来,学生在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翻译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成绩喜人,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200余项。毕业生凭着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技能,在各类招考中均取得良好成绩,就业质量上乘。

教学系咨询电话:0797-8267102

联系人:刘老师

教学系网址:https://wyx.gnnustc.com

微信公众号:赣师科院外语学子

专业介绍

英语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初步的教学研究意识与能力,能够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在基础教育领域“乐学、善教”的高素质英语教师以及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英语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实用语法、英语口译、教育知识与能力Ⅰ、教育知识与能力Ⅱ、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旅游等部门从事英语教育、翻译、管理、培训、外事、外贸等工作,也可以考研或出国深造。

日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及实践创新意识,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了解中日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思维方式,具备较强的日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日语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语、日语听力、日语写作、日语阅读、日语语法、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演讲与辩论。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外事、外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需要日语人才的各领域从事翻译、教学、外事外贸业务、管理等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简介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为2003年成立的综合性理工科系,在校生1000余人。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智能测控工程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现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成立了多个教学指导小组,获批教育部2017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建有完备的实验实训中心及创新创业中心,现有专业实验室20个,4个开放学习集群,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企业同建创新实验室。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坚持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风建设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实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新型校企合作模式。2019-2023年全系考取硕士研究生录取率每年超过15%。近几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国际、国家级奖项100次,省级奖项近2000人次,荣获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一等奖,APM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三等奖、省一等奖,江西省电子专题设计赛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11次获团体奖),江西省信息技术知识赛本科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江西省师范生技能竞赛本科组一等奖,江西省电子综合设计赛一等奖等。在“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中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等全国顶尖大学同组答辩,表现突出,与清华大学团队并列获得二等奖毕业生大部分考录了研究生、公务员、教师,部分从事程序研发,担任电子类工程师,以及在其他企事业单位担任重要岗位。

教学系咨询电话:0797-8267109

联系人:老师

教学系网址:https://sx.gnnustc.com/

微信公众号:智慧数信

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专业概况:专业定位为培养合格的初高级中学数学教师和具备一定数学素养的数学工作者。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连续两次在江西省专业评价中获同类院校第一

培养目标:通过多层次项目化培养模式,分方向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教育、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的数学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学模型、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大学物理、数学史、数学课程教学论、中学数学研究等。

就业方向:初高级中学数学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数学相关科学研究、公务员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概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终把提升学生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连续两次在江西省专业评价中获同类院校第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理论、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与IT类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应用”的实践培养体系,全方位覆盖“双轨制”培养的各个技能的训练和职业发展,培养较好地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所需各类IT类职业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文档写作、计算机网络以及Android平台软件开发等。

就业方向:可在国家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工程的开发、科研及管理相关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概况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处理的学科,以CDIO为指导思想、应用知识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职业素养为重点,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连续两次在江西省专业评价中获同类院校第一

培养目标: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科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综合素养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通信、信息处理、单片机、EDADSPARM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赣粤闽及长三角,从事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维护及管理等工作。

智能测控工程

专业概况智能测控工程是一门以智能信息感知和处理为核心并涵盖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的学科,是教育部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特设专业,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

培养目标: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优良思想品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子测量原理、人工智能基础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赣粤闽及长三角,从事电子、信息、自动化领域的研发、设计、技术支持及管理等工作。


经济管理系

简介

经济管理系成立于20144月,现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拥有财会、跨境电商、ERP等多个实训平台。办学来,以培养经管类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已形成“围绕立德树人一个中心、打造校内-校外两个平台、突出竞赛-考证-实践三个重点、提升政治-专业-职业-创新四个素养、实现学生-家长-学校-单位-社会五个满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涌现出一大批经管榜样学子,如竞赛榜样、考证榜样、实践榜样等。近几年,经管学子在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如多次获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一等奖,获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团体及个人一等奖等荣誉。毕业生就业质量上升明显,其中,2021届毕业生117人,考研录取8人、公务员及事业编录取8人、银行录取19人;2022届毕业生128人,考研录取16人、公务员及事业编录取15人、银行录取10人;2023届毕业生120人,考研录取9人、公务员及事业编录取12人、银行录取4人;2024届毕业生153人,考研录取8人、公务员及事业编已录取2人、银行已录取3人。

教学系咨询电话:0797-8268608

联系人:李老师、曾老师

教学系网址:https://jg.gnnustc.com/

微信公众号:经管与青年

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际业务、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函电等课程。

就业方向:主要是外贸、跨境电商相关从业人员,也可从事财会、金融理财、市场营销等经管类岗位等。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投融资管理、财务分析、理财规划及资本运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Ⅰ、财务会计Ⅱ、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电算化、金融市场、税务筹划等课程。

就业方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财会核算、财务管理、理财规划、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岗位。


音乐

系简介

音乐系现有音乐学、舞蹈学、学前教育等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学生800

;教师队伍凝聚力强、责任心强、事业心强,其中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占比88%有数码钢琴教室舞蹈房、蒙氏实训室百余间琴房等教学场所

我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美育师资、有艺术特色的幼儿园师资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思想政治好、实践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扎根本土,辐射全国,是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

近年来学生成功考取上海师大、福建师大、四川师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同时,我系在国家级、省市等各级各类比赛中也屡获佳绩。办学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活跃在本土及其他省市基础教育一线的教育人才。

教学系咨询电话:0797-8267113

联系人:幸老师、张老师、刘老师

教学系网址:https://yy.gnnustc.com/

微信公众号: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音乐系

专业介绍

音乐学(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音乐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技能和教育教师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视唱练耳、中外音乐史及名著欣赏、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中学音乐课程教学论

就业方向:中小学、社会文艺团体和文化机关、青少年宫、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音乐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管理等方面工作。

舞蹈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丰富的舞蹈学科知识、扎实的舞蹈专业技能、科学的舞蹈教育理论与方法、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舞蹈师资,以及从事舞蹈教育、创编、管理和研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芭蕾舞基训、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艺术概论、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法、舞蹈教学法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大中专院校、文化馆站、青少年宫、社会舞蹈团体、文化企业、广播影视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教育、创编、管理和研究工作。

学前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宽阔的国际与行业视野和创新意识、扎实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从事儿童教育产业经营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电钢、舞蹈、美术

就业方向:早教机构、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等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培训或从事儿童教育产业经营等工作。


美术系

系简介

美术系现有美术学(师范类)、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在校师生600人。自2003年办学以来,美术系秉承“崇德尚学、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创新+实践”的培养模式,倡导创新精神,突出艺术实践,强调能力训练,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学之路。

美术系拥有一批来自厦门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省内外名校毕业的教研团队,教师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参加多次国家级展览并获奖。美术系建设有功能齐全的专业画室、设计实训室、设计工作坊、多媒体教室、展览厅等教学实训场所,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和硬件保障。近年来,美术系在校学生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西省普通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等国家和省级各类专业赛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项500余件次。

美术系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三个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深受聘用单位与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教学系咨询电话:0797-8267002

联系人:徐老师

教学系网址:http://ms.gnnustc.com/

微信公众号:赣南师院科院美术系

专业介绍

美术学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重点培养具备扎实的美术学科知识,适应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美育素养的高素质美术教育人才。

主干课程:素描、中国画、油画、中外美术史、创作与构图、透视学、色彩学、美术概论、艺用人体解剖学、教育实习、艺术考察、毕业创作、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培训机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及职业中学等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工作;在文化部门、艺术机构从事相关艺术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重点培养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与创作等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视觉传达设计师,成为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设计技能的复合人才。

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图案、IllustratorPhotoshop、卡通形象设计、平面广告设计、InDesign、企业形象设计、商业插画设计、影视广告基础、FLASHUI设计基础、微电影制作等课程。

就业方向: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具备良好的设计素养,掌握环境设计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以及设计软件操作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主干课程:艺术设计方法学、人体工程学、家具制造工艺学、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设计初步、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原理、手绘设计表现、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等。

就业方向:面向室内装饰与家具家居设计公司、建筑业房地产、旅游行业,从事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室内外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与研究等相关工作。


体育

简介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体育系成立于2003年,系部拥有一支师德师风优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教师申报省、市级课题20余项,在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系部开设体育教育专业,2018年、2022年全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同类院校排名第二名。现有学生350拥有标准化的400米塑胶田径场足球场体操馆、武术馆、健美操馆风雨田径棚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灯光篮球场、灯光排球场灯光网球场飞镖室等

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项比赛中获奖300参加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游泳比赛获得金牌8块,银牌10块,铜牌6块,获得全省本科高校乙组(体育院系)团体总分第一名;参加江西省第十六届省运会排舞比赛获得第四名、羽毛球比赛第五名等。在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中取得一金一银中国大学生飞镖联赛中获得冠军5项,亚军1项,季军4项;江西省大学生五人制足球比赛亚军;江西省大学生排球比赛第三名;第二届江西省运动舞蹈锦标赛第一名等。

学生就业竞争力逐步增强,近年来体育系常规就业带动总就业率稳步提升,学生考研情况逐年攀升,近年来考取上海体院、西安体院、沈阳体院、华南师大、福建师大、赣南师大等研究生30余人;考公务员、考教师比例逐年攀升。

教学系咨询电话:0797-8267080

联系人:苟老师

教学系网址:https://ty.gnnustc.com/

微信公众号:赣南师大科技学院体育系

专业介绍

体育教育(师范)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论、学校体育学、体育科研方法、田径、武术、体操、球类(篮、排、足、羽、乒乓、网球)等课程。

就业方向: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参与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体育俱乐部管理等工作。